
旅行風景攝影必備攝影備配「CPL偏光鏡 和 ND減光鏡」,版主平常出門都會帶這二片,以確保影片的品質與拍攝效果
STC 極致透光 (-0.5EV) 偏光鏡 (Hybrid CPL Filter)
想像一下,空氣中的懸浮粒子會造成的光線漫射,這也就是空氣不好時會好像身處一片白霧的原因。利用偏光鏡可以濾除漫射的偏振光,讓我們在拍攝時藍天更為純淨,白雲的細節更加突顯,畫面顏色更為清晰鮮豔,然而在拍攝流水、瀑布、海邊等基本上CPL是必備的配件,因為CPL可以有效「消除反光」,讓肉眼看不到的水底重現於相片上,或是濾掉玻璃窗(門)的反光。
重點是增加風景照片的層次與質感~~~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STC 可調式減光鏡 ND2~1024 / ND16~4096 (Variable ND Filter)
ND減光鏡全名為Neutral density Filter,即是中性灰階濾光鏡,理想值為平均過濾各種波段光線的減光功能,可以解決大光圈鏡頭或是慢速快門在明亮場景時過度曝光的困擾,但為了提高攜帶或旅遊攝影的便利性,一片抵多片且低色偏的可調式減光鏡,可靈活調整適當減光係數,輕易在高亮度的環境中拍出淺景深的柔焦效果,或是慢速快門拍出絲綢般的流水、車流、人流等特殊效果。
漫遊在南半球的紐西蘭湖泊
「水」具備較高的反射特性,在一般情況下水面會較明亮,當光線照直接照射在水面上即會形成強光反射。在逆光下不容易表現湖水的清透,但閃爍水面上的閃閃光芒可使得畫面變得有生氣、活潑的感覺。側光及順光下,有利表現水的質感。
拍攝湖泊的時候,要注意角度,讓相機與水準線保持相平,否則會讓觀看者有湖水要倒出來的感覺。記住最好不要在正午光線強烈的時候拍攝,可以在光線柔和的早上和黃昏拍攝。
湖泊拍攝注意:
- 多試不同角度拍攝,盡量不要只表現湖水畫面,這樣會顯得畫面單調,可以利用現場環境帶入多點當地訊息的物體入鏡,襯托出充實感。
- 掌握氣候季節變化及湖泊特色
- 增加水的層次感,讓畫面呈現生氣蓬勃
- 清晰的倒影,應選擇平靜的水面,利用順光拍攝容易使得倒影清晰明澈
- 早上和傍晚拍攝可增加光線柔和
- 逆光拍攝可更加水的質感與色彩
▼ 以下照片皆使用 STC 濾鏡實際拍攝 極致透光 (-0.5EV) 偏光鏡 (Hybrid CPL Filter)
▼ 以下照片皆使用 STC ND濾鏡實際拍攝 可調式減光鏡 ND2~1024 / ND16~4096 (Variable ND Filter)
延伸閱讀:
版主私心大推,來自台灣的低調奢華 STC Filter 台灣專業光學濾鏡品牌